精选写人优秀作文集合五篇
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,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,聚集在一块。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人优秀作文5篇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这个学期我认识了一位新老师,她是一个关心我们又爱我们的老师,只要有好书,总是第一个告诉我们,或借我们看,这位老师的声音特别响亮,就连趴在桌上睡觉的同学都会被老师洪亮的声音震醒,就算今天我们让老师很伤心,很难过,她也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垂头丧气,没有一丝希望似的,而她,坚强的老师不会这样,她却是很开心的面对,然后又一次的相信自己和我们,她认为401班的同学绝对不会让她失望,固然,我们又一次的把老师激活了,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看见她在办公桌上写下了我的奋斗目标:成为一位名师!啊,原来师生之间的爱是这样的伟大!因为,她和我们说过,想要成名师,必须要有两种原因:一,同学要认真听课二,老师要认真教学生。这就是老师的愿望吧!
记得有一次,我刚刚来到这个学校,因为太想妈 妈而哭红了眼睛,是她,那位坚强的老师用一声声亲切的话语安慰了想妈 妈的我,是一次又一次和老师的交流让我认真学习,是老师让我振作起来,她从来不抱怨学生的不好!
通过了这整整两个月的'时间,她做了多少想掉眼泪的事,老师这么辛苦的教导我们,为的是什么,不就是为了让我们为世界奉献一些吗?我们应该认真学习,不让老师操心这样就够了!我们应该慢慢的学会感恩,在这里,我想送给老师一句话:祝老师愿望成真!
这就是我的老师童淑洁,童老师。
我是李晓宇,我今年10岁 ,我的家乡在风景秀丽的诏安县。我的爱好是写字,我喜欢交朋友,与人为善。
我的眼睛小小的,弯弯的眉毛下有双一笑起来就眯成弯月一样的.眼睛。耳朵小小的,像个小饺子。我的小嘴巴,整天唠唠叨叨的,总爱跟爸爸妈妈斗嘴。一双灵巧的小手总会写出漂亮的字迹,班里的优秀作业栏里老师挂着我的作业。我灵巧的双手还可以帮妈妈分担家务。一双小脚丫总爱在家里光着小脚在家里走。
我有时喜欢搞恶作剧,却也喜欢帮助爷爷奶奶过马路,帮叔叔阿姨提东西,抱小孩,他们都夸我是好孩子。
我喜欢唱歌。家里的歌曲全是我编的,比如:《花仙子》、《一起拍起来》……等。为什么我喜欢唱歌?因为是音乐让我快乐,还能启发我的灵感,所以我就自己编歌,当然只是在家里唱唱。在学校的歌唱比赛中,我还得过一等奖、二等奖呢。我的愿望是长大了能当个歌唱家。那真是太美妙了,想想都开心。
这就是我,有点活泼、有点调皮的我。
她黝黑的皮肤,显得山地般崎岖不平,浓眉衬得一双眸子格外澄澈透亮,仿佛被人一拳打塌的鼻子下是毫无血色的苍白的嘴唇。
她并不漂亮,但平凡的她也很美。英语中美是表示又内而散发出的美好感受。她最美的时刻,是她的笑意绽放在脸上的瞬间。她的嘴角微微勾起令人心生暖意的弧度,宛如雨后的彩虹般绚丽多姿。有时,她也会列开嘴,露出那一排像不听话的士兵似的参差不齐的`牙齿。她灵动而又澄澈的眸子充满笑意,最终眯成一条缝,却总能让人瞧见缝中散出的丝丝亮彩。
使人难以忘怀的是,莫过于她那头八爪鱼似的杂乱蓬松的发丝。她总爱将它们细心地辫成麻花状,随意地垂在身后,走起步来,那根大辫子会跟着节奏,轻轻舞动起来。她的粲然一笑,她蓬乱的发丝,她从心底发出的欢乐呈现在脸上的神采,就像一幅画满蓬勃朝气的彩卷,弥留在我的脑海里。
上个月的一堂音乐课,当我们学到歌中“我来了,我来了。”这句时,坐在第一排的一名男生立刻使出改词“大法”,唱道:“我死了,我死了……”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,还有一些同学跟着唱了起来。我感到又气又好笑,此时,洪老师敲了一下桌子,说:“安静!王昱衡,你怎么又不正常了?找时间我送你去康宁医院!”全班同学登时哈哈大笑,而那个男孩却摆摆手,摇摇头,说:“还是不用了!”这动做还真滑稽,又一次让全班同学笑了个够。
他是谁?他就是我们班上的“名人”:王昱衡。他的个子非常矮,头发留的比较长,常常用顽皮的`眼神望着我们,让人看起来像一个毛孩子。他的笑声很爽朗,时常发出“啊——哈哈!”的声音,也是这种声音经常惹得全班同学起哄。他的歪点子很多,四年级时的一堂数学课,当文老师讲到“从袋子里任意取出一个球”时,他本性难改,立刻“纠正”:“从袋子里任艺取出一个球。”班里马上爆出一大片笑声,只见文老师把手一挥,说:“有什么好笑的?你们都不要学王昱衡呐!”事后王昱衡躲过一劫,但提起来着实可笑。
我奶奶出生在山东省招远县(今招远市)一个偏僻、土地贫瘠的穷山村里。童年时,苦日子、穷日子把她折腾得死去活来,她对今天不愁吃、不愁穿的幸福生活一百个满意。奶奶今年快八旬了,耳不聋、眼不花、背不驼,身子骨硬朗着哪,一家七八口人的吃、喝、买米、买菜等家务活她都承包下来了。说我们上班的上班,上学的上学,每天工作、学习都很累,不用你们干。奶奶是持家的能手,干活有条不紊、干净利索,做的饭菜色、香、味俱佳,我家很少去饭店聚餐。为此:奶奶被我们全家人誉为我家的总理。
我们全家人谁也不敢在总理面前说:这东西不好吃,我不愿吃;这衣服旧了,不时髦了,我不愿穿的话。假如不留神,说走了嘴,让她听到了,她就会满脸的怒气批评你:都是好日子烧的你们,你们都不知道姓啥了?她就会又滔滔不绝的回忆起她童年的往事:我都上学了,不知道什么叫裤衩、内衣、外衣,只知道春秋穿的单裤脱下来,偎在坑上,等妈妈把它洗干净后,絮上棉花,就成了棉裤,冬天穿。春天到了,把棉裤里的棉花扒出来,就是单裤,春秋穿。看你们现在春夏秋冬有多少套衣服?有的没等穿旧、穿破,甚至只穿了一两次,说不时髦了,就把它扔掉了;我上学时中午带着两片地瓜干和一个凉菜团子,就是一顿午餐;一块四方破布包着书,当书包,夹着上学;我从未穿过用新买来的布做的衣服,都是哥哥、姐姐穿着小了,改一改,补一补,给我穿。
奶奶不忘本的思想、做法是值得我们钦佩、学习和发扬光大的。但,她有时有点固执的过度。比如,吃剩的饭、菜,当顿吃不了,下顿还吃,下顿吃不完,再下顿仍然端上来,不管它变不变质,吃不完决不罢休。总认为扔掉可惜,是浪费,别人不吃,她自己吃。边吃边说:有点味怕什么!不要糟蹋东西,糟蹋东西是犯罪的,总有一天老天爷会惩罚你的。
吃了这样变质的食物,肯定是胃肠不舒服的,轻者呕吐,重者拉肚子,闹痢疾。有一次她真的吃坏了肚子,上吐下泻,捂着肚子哼哼个没完。全家人用事实劝说她,咱劝也无济于事。因病在身,她不吱声,对你说的'话,既不反对也不赞同。吃药、打针的费用,超过那些饭菜的几十倍,哪个合算?哪个不合算?她不算经济账。事后,仍然是我行我素,她还是她,交了学费,也不接受教训。
天长日久,全家人知道了奶奶的体性:只要是全家人爱吃的菜,她从不第一个下筷,非等全家人吃够了,吃剩了,她再打扫盘子底。尤其是我爱吃的菜,她会站起来,把盘子端到我的跟前,让我先吃个够。后来,我们把好吃的菜,齐声说:这个菜做的没有味道,不好吃!她又会叙叙道道的说:都是好日子把你们烧的,你们都不知道姓啥了?你们不吃我吃。如是,她就动筷吃这个菜。别说,这一招真灵,每逢做有好吃的、特殊的菜我们都齐声说:这个菜做的没有味道,不好吃!她准会抢着吃,比我们劝她吃都好用。
由此我想到了,习惯势力的烙印是很难去掉的,不是一朝一夕能把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改变过来。尤其是过怕了那穷苦、吃不饱饭的日子的人,视粮食、菜蔬、瓜果为命根子,想让她接受年轻人的想法、做法是难上加难的。
文档为doc格式